高德2020開局:地圖行業(yè)要科技高度也要用戶溫度
在2020年開年,知名文化學者馬未再次在高德地圖上開講風景文化課。這是馬未都繼十一為高德錄制故宮導覽后的二次開講,新年新動作,透露出高德在向科技暖男的路徑上蛻變。
有消息說,馬云、逍遙子曾半年內三次視察高德,強調不要盈利要專注于服務。在沒有盈利壓力下,意味著高德將會更加專注技術,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。
高德為何要花大力氣做景區(qū)內容服務?
作為景區(qū)導覽產品,高德景區(qū)隨身聽在2019年“十一”上線后,目前已覆蓋全國逾1000個景區(qū)?吹某龈叩律罡皡^(qū)內容服務的決心,問題來了,高德為何要切入景區(qū)導覽服務?
景區(qū)講解的產品,市面上多如牛毛,但一直以來這些產品始終是是依賴文字介紹的機械化講解,解刻板生硬,缺乏記憶點,也少了生動活潑與有趣的表達。
我覺得高德“景區(qū)隨身聽”是對傳統(tǒng)景區(qū)導覽體驗的一次重做,它基于導航及位置服務能力,根據用戶選擇的導覽語音包,自動匹配播放對應的景點介紹,涉及歷史風云到國學漫談等。把過去千篇一律的景區(qū)介紹,升級成為大師、文化名人的真人真聲內容講解。
人們游覽景區(qū),相當于有文化導游隨身講述景點不為人知的另一面,比如在北海公園聽被封侯的大樹的奇聞;在國子監(jiān)聽蒲松齡集賢門的故事等,它告別過去景點八股文介紹的局限,變得生動有趣、有料。此外,它在景區(qū)內、外也隨時可聽的特性,也能帶給用戶更長久的觸動。
古人說:讀萬卷書,走萬里路。高德導覽體驗其實是讓讀書與旅行同時在路上。“看”與“聽”是旅游體驗的兩個核心,過去人們旅游是扎堆拍照,走過場之后,對背后歷史文化依然一無所知,聽這一環(huán)上的缺失,是旅游體驗的短板所在。高德地圖其實承接了人們心底的詩意與遠方。
馬未都談北京這座城市說:“北京是一個很有文化感的城市,每一條胡同、每一座園林、每一處院落,都可能是歷史的見證。”
讓文化名人解讀歷史,讓景區(qū)活起來,自然是另一番感受了。對于旅游景點來說,文化底蘊有了新的傳播出口,也是對景區(qū)導游短板的有力補充。
當前高德已經和全國絕大多數4A、5A景區(qū)有了合作,并持續(xù)在景區(qū)的設施數據化、調度智能化方面深耕,實現景區(qū)內的動態(tài)信息引導,比如實時反饋景區(qū)剩余的車位、排隊時間長短,甚至廁所的動態(tài)信息等,它充分解決了景區(qū)旅游的用戶剛需,諸多行程痛點也因此悄無聲息的被化解了。
高德景區(qū)導覽服務可能會推動一種文旅融合的新趨勢,它既有技術的刻度,也有藝術的溫度,在帶動用戶旅游體驗提升之余,由于旅游市場的龐大體量,數字化改造也帶來了商業(yè)化想象空間,這或將是高德地圖未來的新突破口。
景區(qū)導覽已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
景區(qū)電子導覽服務的競爭者并不少。 過去一年,已出現過AI導游、口袋導游、美景聽聽、言途等諸多語音導游的工具。今年5月, 騰訊地圖也宣布為119個景區(qū)提供導游導覽服務,上線“游云南智慧景區(qū)”小程序,游客可以獲得景點解答,拍照翻譯、同聲傳譯等多種跨語言溝通工具。
此外,百度也推出了相應的功能,比如今年十一前夕百度推出了地圖語音定制產品,用戶可以錄制自己的專屬語音包,導航導覽等全場景均可使用。此外,也開發(fā)了小度AI導游、AR導覽、VR全景虛擬游等功能。
景區(qū)導覽已經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役,從各家的對比來看,騰訊更多是嘗試性布局,它的產品體驗核心更多是凸顯小程序的服務能力,拍照翻譯、同聲傳譯都沒有跳脫出單調與機械化的播報講解。
百度也是依賴智能語音助手的交互,無論是個人定制還是AI語音播報,也難以做到活靈活現的生動表述,沒有突破搜索引擎上標準內容件冰冷解讀的局限,在人文體驗上依然缺乏一些人性化的呈現。
相對來看,高德地圖上既有馬未都等文化名人,也有深諳當地文化和景區(qū)故事的金牌導游、電臺主播、知名聲優(yōu)、麥撲等專業(yè)語音機構來生產優(yōu)質語音內容。它將千篇一律變?yōu)榍饲,摒棄了純粹的AI語音刻板播報,引入更具人文底蘊與生動活潑的真人講解,帶來的是更具個性化風格的鮮活體驗。
我們從高德日前發(fā)布的景區(qū)隨身聽導覽官計劃可以知道,它計劃投入更多人力,做深度的景區(qū)內容服務生態(tài)。它其實是對市面上已有產品的升級,將過往走馬觀花的旅行變?yōu)橐粓鲇猩疃鹊某两襟w驗。
高德的科技溫度:從關注出行體驗到關注人文民生
從地圖玩家開始關注景區(qū)導覽服務我們發(fā)現,高德、百度、騰訊地圖,都已經從導航服務向出行與目的地服務延伸與變化。這背后是用戶需求的變化——人們不再滿足于僅將地圖用于出行路線規(guī)劃,而是追求更高品質的出行服務,渴望解決更多的生活需求。
高德地圖這幾年的變化令人側目。從2016年開始,聚焦出行的高德地圖活躍用戶數反超百度,坐穩(wěn)第一。
2019國慶高德地圖再創(chuàng)新高,日活用戶輕松過億,DAU和MAU雙雙穩(wěn)居地圖行業(yè)第一。
2019年8月,高德地圖v10.0版本的升級擺脫了以導航為核心的服務模式,升級為綜合性的國民出行平臺——從騎行、打車、公交,地鐵到旅行等進行全面布局。
比如說,高德地圖接入了北京、深圳等30多個頭部城市的公交數據,提供實時公交信息。并強化了騎行、步行等多種綠色出行導航功能,幫用戶實現個性化的精準引導。此外,也首創(chuàng)了聚合打車模式——接入了近40家打車平臺,一鍵實現十幾家甚至數十家平臺同時叫車,優(yōu)化出行打車體驗。
而在底層導航上,高德和300多個城市建立了數據合作,幫助公眾出行規(guī)避交通事故與道路擁堵,節(jié)省出行時間。高德地圖車機版2.0也在2019年面世。
此外是針對春運回家、社會救災、城市霧霾、積水等環(huán)保、公益、城市積弊等問題以及殘障人士的需求,高德地圖相繼推出了「暖心地圖」、「積水地圖」、「霧霾地圖」、「救災地圖」,以及服務于國內殘障人士群體的「無障礙地圖」、「色盲地圖」,以及定位于服務貨車司機的「貨車導航」等。
也在今年,高德還聯手餓了么,通過“小店發(fā)光”計劃,“點亮”偏遠小鎮(zhèn),幫助偏遠地區(qū)商戶從線下走到線上,也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溫暖與便利。
如果總結高德的變化,我們發(fā)現高德變得更暖了,更有科技的溫度,它越來越多關注人本身的體驗與需求,以技術去推動現實世界的變化,并體現了兩點理念變化:它在有意識的擴展自身業(yè)務邊界,展現企業(yè)的責任與擔當;其二,從關注出行體驗到關注社會民生與旅游文化體驗的痛點,將技術落地到普通民眾的需求與痛點之中,讓公眾出行與目的地體驗變得更有人文情懷。
站在科技與人文的路口
從幫助推進社會救災、城市霧霾、積水等環(huán)保與城市積弊問題的解決,到景區(qū)導覽深化旅行的人文體驗,本質都是通過科技改變民生,這其實就是一種科技人文主義。
喬布斯是“科技與人文”結合的堅定信奉者。在過去大數據算法更方便、更節(jié)省人力的時候,蘋果卻選擇人工編輯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優(yōu)質的新聞報道、精選歌單、APP推薦,確保更好的內容價值與體驗以及對用戶與創(chuàng)作者的尊重。
蘋果現任CEO庫克繼承了喬布斯的理念,多次表示“蘋果公司一直站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口”,并強調蘋果公司的價值觀是:從人性出發(fā),相信科技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。其產品也有意識關注人類健康、情感、隱私、環(huán)保、甚至殘障人士的需求,這讓蘋果公司成為了一家偉大的公司。
回到高德的產品升級方向,我們似乎看到了相似的理念與影子——它關注偏遠山區(qū)、殘障人士、關注霧霾與城市積水,關注公眾出行、打車的便捷性,關注旅游的人文體驗,賦予了人們更多的人文科技溫度。
回到高德地圖的景區(qū)導覽——將文化與科技融合,落地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產品和服務,這種人文精神就是一種機器算法無法取代的溫情。
過去地圖行業(yè)有許多建立于概念層面的AI技術探討與布局。但從未來趨勢看,AI技術的競爭,最終還是要落點是否能普惠民眾和經濟。只有通過可復用的技術模式落地與實際應用場景、現實需求結合,才能讓人們明確感受到產品與技術所帶來的價值與意義。
“連接真實世界,讓出行跟美好”是高德的愿景。從高德的做法來看,如何與現實結合并解決傳統(tǒng)領域與人們需求相關的實際問題,它的探索或具備一定的啟發(fā)意義。讓生活更美好,讓科技更有溫度,是人們對互聯網最原始的期待,它也應該是所有科技互聯網產品的信仰與初衷。